来源:本站 作者:四川自考网 时间:2024-07-08 阅读:3次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换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校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应的知觉特性是
( )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恒常性
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强化自我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获得亲密感
15.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
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
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
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16.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7.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1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19.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A.强迫恐惧
B.强迫焦虑
C.强迫观念
D.强迫行为
20.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
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1.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
A.从众效应
B.木桶效应
C.期待效应
D.投射效应
⼆.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2.(论述题)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23.(论述题)教学具有教育性。
24.(论述题)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25.(论述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三. 简答题:根据题⽬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论述题)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27.(论述题)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28.(论述题)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29.(论述题)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四.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
(一)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逐一进行评估,评出一定比例的高效益学校。高效益学校评出后,由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种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效益高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于效益低的学校。
30.(论述题)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18分)
(二)
贾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他将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对一组讲述了光学折射原理,另一组不讲授,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其成绩相同。这是由于在开始测验中,所有被试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当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被试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处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31.(论述题)(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何种学习迁移理论?(4分)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分)
(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什么?(5分)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什么?(5分)
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和观点的对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泛智”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故A项正确。
B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之父。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赞科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他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其中,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题干中,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均体现了教育永恒性的特征。故C项正确。
A项:教育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学校教育的控制权属于一定的当权阶级,当权阶级为了使教育为自己的统治服务,教育必须反映当权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概念。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故A项正确。
B项: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是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客观上起着文化传承和普及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是指教育是改造社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的人口控制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人口数量的调节和控制以及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教育学家及其代表作的识记情况。卢梭于1762年发表著作《爱弥儿》,该著作深刻地表述了其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其教育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爱弥儿》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故D项正确。
A项:《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该著作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巨人传》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的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其作者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杰出的小说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论》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主要教育著作。该书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穿着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几个方面。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里,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题干中,在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现象是由社会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所造成的。故B项正确。
A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实践不属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其中,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指的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控制教育目的的制定,使教育目的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在一定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的人,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生产力作为影响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因此,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的做法尊重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故D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连续性属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其中,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具体体现在:(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学生不断做出反应、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因此,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不属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对教学过程的本质的理解。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4)教育性,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品德也要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因此,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故C项正确。
A项:主动性不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探索性不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复杂性不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结构的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结构”部分规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因此,我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的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故A项正确。
B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结构”部分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结构”部分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标准。故B项正确。
A项: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其指导作用侧重于学校层面的总体教学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方案是教师对单元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关键期的认识。“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因此,在关键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关键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其中,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题干中的图形是由扇形和折线组成的,但是人们没有把图形孤立为个别的部分,而是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把图形看成是三角形和圆形的组合体。这种知觉特性就是整体性。故A项正确。
B项: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稳定性不属于知觉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保持相对稳定性,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婴儿期(0~1.5岁)、儿童早期(1.5~3岁)、学前期(3~6、7岁)、学龄期(6~12岁)、青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30岁)、成年中期(30~60岁)、成年晚期(60岁以后)八个阶段。其中,12~18岁的个体处于青年期,所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主要的人格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若出现发展障碍,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故C项正确。
A项:强化自我主动性是学前期(3~6、7岁)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冲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培养勤奋感是学龄期(6~12岁)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冲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获得亲密感是成年早期(18~30岁)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冲突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无意注意的认识和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指的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其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第一,应尽量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第二,要充分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上轻松地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教师可对教学重点进行语调上的强调,通过提高音量和降低音量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故A项正确。
B项: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是运用了提醒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在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容易对学生造成注意分散,是错误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精加工策略的方法主要有:(1)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题干中,地理老师让同学们运用“骑着马打着锣”的谐音去记忆“乞力马扎罗山”,运用了精加工策略中的谐音联想法。因此,这种学习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故B项正确。
A项: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学习种类的理解。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的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题干中,英语老师所进行的知识学习方式是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如“胡萝卜、辣椒、西红柿”“羊肉、猪肉、牛肉”“芒果、木瓜、香蕉”的英文单词),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蔬菜”“肉”“水果”的英文单词)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因此,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故A项正确。
B项: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组合学习也叫并列学习、并列组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小明解出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产生兴奋、激动的情感体验就是理智感。故B项正确。
A项: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强迫症的理解。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如门是否锁好)、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题干中,小东明知门已经上锁还要返回检查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故D项正确。
A、B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也就是说要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故D项正确。
A项: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不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良好的道德环境不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来说,当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者他人、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不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教师的期待效应。期待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它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习惯。题干中,教师提出难题并把目光停留在优秀的学生身上,这是一种希望优秀学生能够给出正确回答的期待,属于期待效应。故C项正确。
A项: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即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别人也具有这些东西。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正确答案是:
表述错误。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但并不一定就是德育的起点。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故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是:
表述正确。
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品德教育中也可以传递知识。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他指出不承认无教育的教学,也不承认无教学的教育。因此,教学是具有教育性的,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故表述正确。
正确答案是:
此观点是错误的。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容量为5-9个组块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是终身且容量是无限的记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要经过的是复述,而非想象。
故上述表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是:
表述错误。
负强化是有机体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负强化与惩罚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此,负强化与惩罚不是同一概念。
故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包括四个领域。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正确答案是: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正确答案是: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③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③学习的情境性。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正确答案是: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的形成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2)认同。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正确答案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材料中,教育局出台的政策,出发点非常好,不再按照传统意义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划分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上根据学校的效益进行倾斜,这一点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在评比高效益学校时指定的评价机制是不合理的,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作为主要指标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评价机制会导致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不能促进学生或者学校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是不对的。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的办学水平、设备,学生的学业水平等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要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措施保障义务教育的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是:
(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
(2)该理论认为,对已有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产生迁移最重要的是两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的成分,而且这个共同的成分必须是原理。
(3)依据经验类化说,产生学习迁移最关键的是习得概括化的原理。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有以下几点。
①针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更多的应该是概括出知识体现的原理,加强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总结出结构性比较强的理论,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②在教师教学内容方面,要精选教材,选择具有共同性原理的基本概念进行教学;③在教学方法方面,传授给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应用原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