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1588228849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目录 >> 自考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自考本科)

层次:本科学制:2年学习形式:应用型自考专业代码:W120401
主考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行业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别为公共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总学分为7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行业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具有公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3.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熟悉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需求;

6.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120401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

方式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3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笔试


4

00034

社会学概论

6

笔试


5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5

笔试


6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5

笔试


7

03335

公共管理学

5

笔试


8

05722

公共经济学

5

笔试


9

10999

公共政策分析

6

笔试


 

10

00505

文化管理学

6

笔试


11

13971

老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4

笔试

12

00267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4

笔试

13

00120

土地资源学

5

笔试

14

13369

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6

笔试

15

07093

城市地理学

4

笔试

免考英语替换课程

16

01679

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6

笔试


17

00000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总学分

70

五、主要课程说明

1.社会保障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为学习对象,重点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讲解,使学生比较广泛、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社会保障的概念、性质、作用,以提高学生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课程的重点:掌握社会保障理论的涵义、特点、类型及其功能,了解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了解各项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课程的难点:如何在社会保障国内外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借助社会保障的学科视角解决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公共事业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课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课程基于公共管理基本原理,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管理文件为定义基本概念的依据,主要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具体分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管理体制类型,对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历程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现代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基本业务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公共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以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阐释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诠释公共管理的系统构成,对国内外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演进轨迹、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4.文化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组织、文化政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城市与农村不同的文化管理特点、与国外的文化管理政策等,文化管理知识储备对于公共类专业学生开展文化服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念态度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文化管理学基本原理、文化政策等理论知识,并具备分析和解决文化管理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

5.老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本课程内容包括老年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老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老年社会学研究的紧迫性、以“责任伦理”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文化、中国城乡养老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家本位”文化主导下城乡家庭的代际关系、西方老年社会学相关理论的介绍与评述,发达国家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老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以全球视野了解西方国家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6.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量化社会研究的操作过程,介绍社会调查及其一般程序、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文献调查、探索性调查等。第二部分为质性社会研究的操作过程,介绍典型调查、个案调查、观察调查、访谈调查、民意调查、社区调查、家庭调查和评估调查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程序。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常用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实训教学,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际操作的程序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调查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选题、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资料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7.土地资源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系统阐述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类型与分布、数量与质量,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管理等基本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土地资源的综合观和系统观,从而全面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

8.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清晰认识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体系,系统了解城市公共安全中危险性、脆弱性、风险防控能力、应急能力等要素的评估方法;使其具有从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服务。

9.城市地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学科的发展简史,探讨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的概念,并追溯城市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0.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从社区治理的重大意义、现实基础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社区治理的基本原理、主体互动机制和资源链接机制,介绍了社区人力资源、资金、公共空间和居民自组织的开发利用,此外还阐述了社区服务的升级意义、路径选择和制度保障等主要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开展社区管理工作和社区管理研究奠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1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2.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预约报名

您的姓名
报考层次
报考专业
联系电话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