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学历教育(自考、成人高考、开放大学)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咨询服务!

升学热线

1818198103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目录 >> 自考专业

城乡规划

层次:专升本学制:2年学习形式:应用型自考 专业代码:W082802
主考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学科人才培养肩负着国家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面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西部再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三大战略”的落地,四川省迫切需要更多城乡规划高层次人才;而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四川省“乡村规划师制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的推行,需要高校培养大量具有农林高校综合学术背景的城乡规划高层次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乡规划(专升本专业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别为建筑学类。

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3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城乡规划(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获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等相互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将上述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城乡规划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的基本方法;

3.具有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等相互关系的基本能力;

4.熟悉城乡规划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5.了解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

6.具有初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规划设计编制和管理工作能力,满足城乡规划及相关领域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82802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方式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3

03305

城市规划原理

6

笔试


03306

城市规划原理(实践)

2

实践


4

14700

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4

笔试


5

13385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

4

笔试


13386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实践)

2

实践


6

00313

城市社会学(二)

6

笔试


7

05676

城市环境保护

5

笔试


8

05673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5

笔试


专业拓展课

9

13384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4

笔试


10

13383

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

5

笔试


11

13368

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

5

笔试


12

13417

村镇规划

4

笔试


13

06449

地理信息系统

7

笔试


14

14423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4

笔试


14424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实践)

4

实践



15

00000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总学分

73

五、主要课程说明

1.城市规划原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内容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在整个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主导成分。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2.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揭示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和不同城市规划理论及思想,为后阶段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认知城市及其空间构成,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

3.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选题与文献综述、社会调查类型与设计、社会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和分析,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综合应用到建筑设计或者规划设计的前期调查和分析工作。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实验调查和实验学习,建立城乡空间和社会调查分析的思维,获得规划分析调查的基本能力。

4.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两部分课程实践。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流程与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先修设计课程的设计语言与理论方法,综合运用城乡经济、社会、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对城乡问题与城乡空间进行深度认识与解析。鼓励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按照相关规划的要求,应对行业热点积极创新,注重人本尺度与空间内涵挖掘,重点从空间形体、场所-文脉、认知意象、城市活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分析能力与综合表现能力,按要求完成分地块城市设计导则指引,使之具备在详细城市设计阶段进行调查、分析与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5.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城乡道路交通规划的相关知识,它以现代道路交通发展需求为背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着重阐述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层面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城乡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6.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立足于城市安全建设的前沿,通过对城市安全历程的梳理,总结城市安全建设经验,提出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城市综合防灾系统规划的理念和具体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中西方城市营建中确保城市安全的做法和经验,梳理城市防灾规划的理念变化的基础上,形成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体系框架。

7.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对城乡规划管理、管理决策与法律基本知识和城乡规划法规等知识的讲述。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管理决策、行政管理等方案及方法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制定,对规划管理中的重点、难点有初步的了解,在管理中所需方案能进行选择和审查。

8.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对社区规划的产生、规划范畴、规划内容、城市与乡村社区规划为特点、对社区规划编制原则、方法与实践等进行完整而系统的阐述。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社区规划原理,并结合当下城市规划、建设与社区治理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实践提供指引。

9.城市环境保护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城乡生态与环境为背景,依据生态学原理、环境学原理,将城乡生态与城乡环境有机融合,研究城乡发展规划中一系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城乡环境保护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组成,讲述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生态与环境的特点,使城乡规划建设内容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体现生态城市特色与魅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环境设计理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生态环境设计。

10.村镇规划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村镇规划的基本理论、思想、村镇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解决村镇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11.地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学习如何采集地理信息、并被存贮在计算机中,数据编辑处理、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和综合应用。注重新理论、新方法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素养。

12.城市社会学(二)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宏观上研究都市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探讨都市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性。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世界各地区的都市化过程、城市的自然、人工环境、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城市的社会问题,如都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等。

13.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4.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2)。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城市规划原理(2)、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4)。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1.建筑设计类、城乡规划与管理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也可报考本专业,但需具有美术与设计基础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预约报名

您的姓名
报考层次
报考专业
联系电话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