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学历教育(自考、成人高考、开放大学)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咨询服务!

升学热线

1818198103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真题备考 >> 教师资格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来源:本站 作者:四川自考网 时间:2024-07-08 阅读:0次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7.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A.学科课程

B.拓展性学科课程

C.辅助性学科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9.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1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哪个阶段?( )

A.发现问题阶段

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14.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15.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6.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 )。

A.矛盾性

B.激动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7.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行为分析法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8.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9.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 。

A.归属功能

B.支持功能

C.认同功能

D.塑造功能

20.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2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2.(论述题)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23.(论述题)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论述题)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25.(论述题)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 简答题:根据题⽬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其他(高考填空))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7.(其他(高考填空))简述贯彻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8.(其他(高考填空))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9.(其他(高考填空))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

(一)

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也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地把李小刚叫到了办公室, 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

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惊诧,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

“这是诗?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地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

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30.(阅读理解)(1)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种德育原则? (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

小林进入初中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时她经常把“这是老师说的”挂在嘴边,现在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觉得书本上和老师的很多观点不合理,经常以独立批判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给出的建议,有时候会为了一个问题的观点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老师觉得小林有时候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地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的怀疑和批判缺乏充足的证据。

31.(阅读理解)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提出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

1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学发展历史上的知名著作的识记。A、B两项是中国古代的著作,C、D两项是西方古代的著作。《论语》虽然更早但并非教育学专著,可以排除;《理想国》也并非教育学专著,也可以排除。本题的关键是比较《学记》和《论演说家的教育》的编著时间。《学记》属于《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礼记》最早由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著于西汉末期。比西方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至少早100年,因此《学记》的写成时间更早。故A项正确。

B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但并非记录孔子专门针对教育的思想,不属于教育学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为昆体良,他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从他的生平年代可以看出,比《学记》编著的时间至少晚一个世纪,排除。

D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但并非教育学专著,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的理解与掌握。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五个方面。其中,差异性是指虽然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不同个体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解答本题的根本要点是区分不“一刀切”针对的是年龄特征的差异,还是在年龄一致的情况下的个别差异。题干中指明王老师不“一刀切”的对象是一个班的学生。我国现在的学校都是按年龄编班,因此可以排除年龄特征的因素。故C项正确。

A项: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从而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如上分析,关注年龄特征的差异是阶段性的要点,不能因为出现“一刀切”这个现象就不顾题干前后逻辑,一律认为一定是阶段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连续性通常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而不是单独作为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一条而存在。连续性与阶段性是内在统一的,排除。

D项: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这一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个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理解与掌握。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对文化的传递与保存、传播与交流、选择与提升、创造与更新等。教育的选择功能是指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对海量的文化做出选择,即“简化”,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即“净化”文化,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符合需求的文化。故A项正确。

B项:发展功能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功能较为接近,但表述不准确,且与题干的“简化”和“净化”不符,排除。

C项:传递功能是指作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文化,只能通过社会传递,特别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保存功能也称为传递与保存功能,是指教育对文化进行传递的同时就是对文化进行保存的过程。只有得到传递的文化才能被更多人知道,才更便于文化保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掌握。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与社会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存在矛盾的一对辩证关系。其中,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故A项正确。

B、C、D三项: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范围中,没有出现过国家本位论、个性发展论和全面发展论这几种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与掌握。本学说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二是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故A项正确。

B、C、D三项: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因为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于劳动之中,所以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必然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C、D三项与根本途径没有直接关联,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理解与掌握。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时代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等。其中,永恒性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培养人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所决定的,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题干指明“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充分体现了教育作为具有永恒性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B项:依附性本身就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读。在发展过程中,教育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教育一直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而存在,直接证明了依附性的谬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时代性与历史性内在是同一的,是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结构等可能存在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独立性也称为相对独立性,与依附性是相对立的。如前分析,教育受到多方面影响,但教育仍然独立存在,是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其相对独立性可以体现在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教育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等方面。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作用的理解与掌握。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外,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解答此题,各位考生需要搞清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两个因素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影响的差异。同样是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有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因为无论是教育规模扩大还是教育发展速度提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才能实现,这一点不以人口数量多少为转移。而人口致使教育规模扩大和教育发展速度提高则必须以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得到保障为前提。故D项正确。

A项:如上分析,人口因素只是教育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生产关系对教育规模和速度没有直接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政治制度可以对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产生影响,但也不是根本性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解析

本题考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1~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所谓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内容构成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其本质和实际发挥作用的角度看,更主要的是实施过程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故D项正确。

A项: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以间接经验为主,与研究性学习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相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B、C两项:无论是拓展性学科课程还是辅助性学科课程都不是学科课程的范畴,与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形态还有差距,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解析

本题考查对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指明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表象和感性认识,可知张老师使用的是直观性原则中的言语直观。故B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侧重点在于遵循顺序开展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独立思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学过程的本质的理解与掌握。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主要采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特殊认识论。该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认识过程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教学过程是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间接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学习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是间接经验,而非亲自获取的直接经验,故具有间接性。②引导性。学生虽然是学的主体,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③简捷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完全走的是一条捷径,许多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④教育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教育的过程。故D项正确。

A、 B两项:这两项都有直接性这一点,与教学过程的间接性相冲突,排除。

C项:本项含有被动性这一点,与新课改倡导在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解析

本题考查对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常见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和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也称为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自我检查、自我反省,以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的方法。题干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含义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会有智慧,行为也就没有过失。与个人修养法相符,故D项正确。

A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与题干“参省乎己”不符,排除。

B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作为的德育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解析

本题考查对认知策略的理解与掌握。认知策略是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考虑的,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题干中指明小丽常对枯燥知识赋予意义,符合精细加工策略。故B项正确。

A项: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侧重于反复重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侧重于形成知识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的一种,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侧重于计划的制订。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理解与掌握。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检验假设是指当人们头脑中提出一个问题的假设之后,还需要对它的正确性进行评价,检验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检验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加以检验,另一种是通过思维活动即推理加以检验。题干中指出小岩提出了假设,随后通过检查保险丝来进行了验证,这是典型的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假设的方法。部分考生容易在C项和D项中犹豫,但实际上题干不是重点强调提出假设,而是强调随后的检验假设。如果题干没有出现检查保险丝这一行动,那么才应该是处于问题解决的提出假设阶段。显然本题重点为检验假设环节,故D项正确。

A项: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前提,当小岩发现灯灭了,就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排除。

B项: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就是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确定问题的范围,明确解决问题方向的过程。小岩根据物理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推测时,即为明确问题阶段。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

C项:提出假设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人们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谓假设,就是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做出推测。小岩推测可能是保险丝坏了,即为提出假设。但不是题干考查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4解析

本题考查对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操作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人或有机体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学习。其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题干中小伟在做鬼脸(自发反应)以后,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强化物),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越来越少。这是典型的消退,故A项正确。

B、D两项: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终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随后的行为频率都应该是增加的。与题干中小伟扮鬼脸的行为减少不符,排除。

C项: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结合题干,在小伟扮鬼脸以后,老师和同学并未呈现厌恶刺激给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5解析

本题考查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1932年,皮亚杰在其著作《儿童的道德判断》中将儿童道德发展具体划分为4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在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题干中指出小霞“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与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特征相符。故D项正确。

A项: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权威阶段又称为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逆性阶段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对他们来说,相互取舍的可逆性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6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丰富性、强烈性、易变性、易感性、两极性、逆反性及开放性与掩饰性交织等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热情而开放,有朝气又活泼,在情感上表现为开放性。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相比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情绪情感的自控能力增强,情绪情感的外露逐渐减少为在少数场合出现,更多地表现为内隐、掩饰性增强,有时甚至会出现内部情绪情感与外部行为表现不一致的现象。题干中小博“在家高兴得手舞足蹈”与“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是典型的开放性外露与掩饰性隐藏并存的现象。故C项正确。

A项:矛盾性可以说是中学生情绪情感易变性和两极性的一种表现。因为中学生情绪情感易变、不稳定,所以时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的内心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激动性又称为易感性,是指中学生对外界刺激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容易激动和出现激情状态,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得过激,事后冷静下来常后悔不已。题干中小博“手舞足蹈”可以看作是激情的表现,但不是针对琐事,且不属于过激行为。此外,题干考查的重点在于小博在学校与在家表现不一致的原因上,与激动性不符。排除。

D项:短暂性的表达不够准确,有点接近中学生情绪的易变性,但还有差距。此外,题干中小博的情感只是内隐了,而并非消失了,因此不能用短暂性来解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解析

本题考查对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解与掌握。理性—情绪疗法也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理性—情绪疗法强调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都源于个体的非理性信念,心理辅导与咨询的重点在于改变这些非理性信念。题干中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就是老师引导小华领悟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之处,“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是老师引导小华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了原有的非理性信念,最终使小华的问题得到解决。整个过程与合理情绪疗法相符。故B项正确。

A项:行为分析法也称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BehaviourAnalysis,ABA),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它以操作制约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去更易儿童的行为,按儿童的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和选定可影响该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除或改善因孤独症症状而引致的不当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来访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其存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求助者眼前的问题,更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至于他们能更好地解决自己目前甚至是将来面临的问题。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苦恼烦闷、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度敏感,对轻微刺激做出过度反应,难以很好地完成社会功能。从题干小燕“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可以看出,学习对小燕属于压力和威胁,但小燕的心烦意乱超出了正常的担心程度,“对老师有抵触情绪”也说明小燕极度敏感,“成绩也明显下降”说明小燕的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故A项正确。

B项:神经衰弱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叫法,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侧重点在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上,不属于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抑郁症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的理解与掌握。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家庭、学校、班级、球队等均属于群体。学校群体心理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包括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认同功能是指在群体心理作用下,群体中的成员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评价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也就是产生群体认同感。群体认同感的产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成员对群体产生自觉主动的认同;二是在群体的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为。题干中指出小玲和她的同学都是因为喜欢学校所以在许多方面与学校保持一致,可见这是他们建立了对学校群体的认同感。故C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在群体心理作用下,个体会产生群体归属感。这是个体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所在群体的一种思想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会自觉地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和规范,并与其他成员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侧重于成为群体的一员。与题干重点不符,排除。

B项:支持功能是指群体会支持符合群体要求的群体成员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这种支持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其自信心,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侧重于群体对个人的促进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塑造功能也称为教育功能,是指学校群体按角色规范对教师和学生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教育塑造,合理评价他们的言行和业绩,使教师学会了当教师、学生学会了当学生,侧重于对不同角色的塑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解析

本题考查对几种常见的社会错觉现象的理解与掌握。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人、对己、对群体认识的过程。社会错觉也叫作错误的社会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不正确知觉。常见的几种社会错觉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行为原因等一项或多项特点推及其他人身上的倾向,认为他人在这些方面与自己是一致的。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他人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虽然这个过程对投射者本人具有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的意义,但其知觉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题干中丁老师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投射到学生身上,故D项正确。

A项: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是指陌生人初次与自己相见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第一印象鲜明、深刻而牢固,会给人一种固定的看法,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今后的交往关系,在社会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有时第一印象并不准确,因此要注意避免第一印象的误导。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对其身上存在的其余品质和特征的知觉,如“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这往往有以偏概全之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刻板效应又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它能潜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正直豪爽,能吃苦耐劳;浙江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1解析

本题考查对注意的品质中的注意的广度的理解与掌握。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把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题干中指出李老师“谁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说明李老师注意的分配较好;“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说明李老师注意的广度也较大,能兼顾到班上的大多数同学。故B项正确。

A项: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意志的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持久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心理学领域,“人格”常与“个性”通用,但无论是人格还是个性,均没有个性品质这一提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2解析

正确答案是:

表述错误。

 

基础教育是指所有人都可以享有的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而普通中学教育则包含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2001年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从这两个法规均有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措施可以知道,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都包含高中教育在内。

 

故表述错误。

23解析

正确答案是:

表述正确。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故表述正确。

24解析

正确答案是:

表述错误。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是基础,是关键。在不考虑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品德认识得到改善,想要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相应的外显品德行为时,还需要培养适宜的品德情感,提升坚强的品德意志,最终在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渐进养成。因此,在品德认识形成初期,品德行为有可能是与品德认识不一致的。

 

故表述错误。

25解析

正确答案是:

表述错误。

 

学习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比较短暂的。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身不忘,这才是学习的特征。

 

故表述错误。

26解析

正确答案是: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为: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内容的阐明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大多数学校的适应性。

 

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的要求相统一。

 

5)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教材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关系。

27解析

正确答案是: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要使一个班或者全校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一致起来,必须组建相应的教师群体。为实现集体的共同目的,使集体成员团结起来,及时互通学生的情况,定期研究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制定教育的方案,互相配合开展教育活动。

 

2)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使教育、影响的连贯和一致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首先,要做好衔接工作,包括做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学期与学期之间思想教育的衔接工作;做好班主任和教师因工作调换而产生的衔接工作。其次,一定要防止德育中出现前紧后松、一曝十寒的现象,这会给学生品德的形成带来不良的影响。

 

3)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仅靠学校德育不再能单方面决定学生的品德发展,更无法控制来自家庭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的影响。然而,学校德育不能因此就放弃引导学生道德发展的责任,应该审时度势,有所作为。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其次,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互相配合的方案;再次,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冲突的影响中,学会自主判断和选择,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8解析

正确答案是: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1)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从而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可逾越。

 

(三)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四)差异性

 

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

29解析

正确答案是:

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1) 尊重。

 

       尊重就是教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学生平等,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情感、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具体来说,尊重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接纳。从态度上讲,这种接纳是中性的。

 

        尊重意味着平等。这种平等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的平等。

 

        重意味着礼貌。礼貌有利于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重意味着信任。信任是尊重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建立起相互沟通的基础。

 

        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对隐私内容予以接纳和保护,不随意传播和随意赞赏或批评。

 

        尊重意味着真诚。尊重不代表教师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没有主见或是无原则地迁就求助者,而是体现为教师怀着真诚的心、真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2) 热情。

 

       热情应该是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尊重而不热情,教师和学生之间显得公事公办,不利于情感的沟通,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进行情理交融、感人至深的沟通。通常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耐心、不厌其烦地倾听、帮助和其他非言语行为来表达热情。

 

3) 真诚。

 

       真诚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真诚,不把自己隐藏在教师权威的角色下,不戴着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学生的关系中。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理解真诚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同时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表达真诚要适度等。

 

4) 同理心。

 

       同理心也称为共情、同感心、投情、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与体验就是共情。要想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就务必从学生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及其存在的问题,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躯体语言,如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来实现共情。

 

5) 积极关注。

 

       所谓积极关注,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向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积极的价值观。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学生。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教育效果。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关注的同时,既要避免盲目乐观,也要避免过度消极,立足实事求是,帮助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

30解析

第一,从问题出发寻找答题点,本题的答题点为德育原则;第二,回忆德育原则的内容;第三,回到案例中寻找与德育原则内容相匹配的事实材料;第四,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角度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是:

1)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学校德育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学生的品德发展,主要在于他们思想情感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于其中积极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了消极一面,于是表现出进步。在这个意义上,长善救失,也就是学生自己战胜自己、自己超越自己。材料中梁老师发现李小刚在诗作上的长处,通过正面教育帮助李小刚建立了自信心,调动了李小刚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契机帮助李小刚端正了学习态度,最终李小刚顺利考上了高中。这是梁老师在德育过程中合理运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表现。

 

2)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对学生既要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消极的一面;既要看到他们过去的表现,也要看到后来的变化和现实的表现。材料中指明李小刚成绩很差,并在数学考试时在试卷上乱涂乱画,这是他的不足。但梁老师不只看到了这一点,还看到了李小刚积极的一面,即作诗的天赋与优势,真正做到了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梁老师以李小刚的写作天赋为切入点,帮助李小刚建立了自信心,并进一步鼓励和帮助他,最终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通过发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了原本的消极因素。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引导学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主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从在梁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李小刚两年后考上了高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固然重要,但李小刚的自我教育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帮助学生品德的长足发展与提高。

31解析

第一,从问题出发寻找答题点,本题的答题点为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第二,回忆思维发展的特点的内容;第三,回到案例中寻找与思维发展特点相匹配的事实材料;第四,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角度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是:

1) 材料中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如下。

 

       第一, 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一般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思维具有预见性、思维的形式化、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在不断发展、思维能跳出旧框框。

 

       第二, 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又表现出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这就是思维品质,又叫作思维智力品质。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

 

       青少年思维品质最突出的特点是矛盾表现。这种矛盾表现为:

 

       一方面,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青少年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材料中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小林觉得书本上和老师的很多观点不合理,经常以独立批判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给出的建议,有时候会为了一个问题的观点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就是小林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良好发展的表现。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青少年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有时表现为毫无根据的争论,怀疑一切,坚持己见但又常常论据不足;有时表现为孤立、偏执地看问题。材料中老师觉得小林有时候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地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的怀疑和批判缺乏充足的证据就是小林思维深刻性和广阔性不足,而表现为片面化和表面化的现象。

 

2) 针对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小林的思维进一步发展。

 

       第一, 教师应该珍视青少年思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等品质。因为独立思考是极为可贵的心理品质,决不能因为他们经常提出不同的或怀疑的意见,就认为他们是故意反抗自己,而斥责他们,甚至压制他们。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在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同时,尊重别人,懂得文明礼貌,学会以商量的态度办事。

 

       第二,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与表面性是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及辩证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相联系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大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予以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