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四川自考网 时间:2024-07-08 阅读:8次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人口
4.在学制发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多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
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自然本位论
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
B.从小学到初中
C.从初中到高中
D.从小学到高中
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8.20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贝尔—兰卡斯特制
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10.班主任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的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的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为了孔门的学生。孔子的做法体现哪一德育原则?( )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疏导原则
12.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集中
B.注意分散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3.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 )。
A.人本主义学习观
B.行为主义学习观
C.认知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14.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晓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15.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晓军上中学后,自尊心越来越强,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全面,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反映的是晓军自我意识哪一方面的发展?(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物质自我
17.高三学生志强认为做事应该达到尽善尽美,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该教师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理性情绪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阳性强化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让孩子( )。
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
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
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
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
19.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她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期望得到他们的赞许。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她的道德发展处于( )。
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20.数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了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21.王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王老师的哪一方面能力突出?( ) 。
A.教学操作
B.教学归因
C.教学迁移
D.教学反思
⼆.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2.(论述题)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23.(论述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24.(论述题)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25.(论述题)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三. 简答题:根据题⽬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论述题)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7.(论述题)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8.(论述题)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9.(论述题)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四. 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
(一)
材料:
周老师教高一(5)班数学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她决定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6位学生,周老师特别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和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作业,还选做了一些难度更大的习题。对于其他学生,周老师分别给他们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0.(分析题)问题:
(1)周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8分)
(2)请结合材料对这些教学原则加以分析。(10分)
(二)
材料:
下面是一位学生给老师的求助信。许老师,您好!
我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上高中以来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近几次考试都没考好,这让我很沮丧,越来越不自信。现在一提到考试,我就浑身不自在,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成绩提高。在平时学习中, 我都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们也认为我的能力较强,常常推荐我参加一些学习竞赛,但我都推辞了,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我能行吗?我还能考好吗?我是不是再也考不出好成绩了?
老师,我特别希望改变我目前的状态,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因此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学生:海波
3月31日
31.(分析题)问题:
(1)请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这位学生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0分)
(2)如果你是许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8分)
本题考查《学记》。《学记》是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题干中,《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A项正确。
B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是昆体良的代表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法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包括:(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题干中,对儿童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C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其中,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指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的知识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题干中,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A项正确。
B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表现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其中,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其中,分支型学制的结构是:学生们接受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题干强调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属于分支型学制。因此,D项正确。
A项:单轨学制是自下而上的,其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被很多国家采用,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18、19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双轨学制,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自上而下,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科班),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自下而上,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赫钦斯、裴斯泰洛齐等。题干中,卢梭从自然教育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属于个人本位论。B项正确。
A项:社会本位论是指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和涂尔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A项正确。
B项: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的。它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道尔顿制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较多的作业室,实行学分制,因此我国现在实行的“翻转课堂”和道尔顿制的理念较为一致。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以及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在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并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只给工人以最初级的教育,即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创制,故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根据实施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题干中,档案袋评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和对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因此,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强调过程的评价方法,属于形成性评价。B项正确。
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的摸底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或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例如,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期末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标准性评价类似于于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班主任教师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属于品德评价法。C项正确。
A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法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中学德育的原则。疏导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孔子以道理说服子路,体现的正是疏导原则。D项正确。
A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的现象。题干中,建华在听课时玩手机、做小动作正是注意分散的表现。B项正确。
A项:注意集中是注意的特点之一,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明晰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的转移是指主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张老师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使用了正强化。这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理论,也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项正确。
A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支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它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发生的一场革命。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题干中,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属于附属内驱力。C项正确。
A项: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来说,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例如,为了满足求知欲、兴趣而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例如,为了改变在班级的排名而努力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生理性内驱力是先天具有的,也称一级内驱力。如对饥渴、缺氧、缺眠等状态的改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的特征主要有:(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题干中,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说明其已经能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理解符号意义,处于形式运算阶段。D项正确。
A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特征主要有:(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征主要有:(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4)没有守恒概念;(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特征主要有:(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其中,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少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题干中,晓军自尊心越来越强,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体现可以按行为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也即心理自我得到发展。B项正确。
A项: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自我是指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一直到少年期达到成熟。这时候儿童能够从原来相信别人的评价而转向自我评价,对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步发展,对具体行为的评价水平也发展到一种概括程度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物质自我不属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过程,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营造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合理情绪疗法指出,用积极、现实的合理信念替代绝对化的非合理信念是调节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关键。题干中,心理辅导老师通过纠正志强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正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做法。A项正确。
B项:系统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朴,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咨询中只要合理安排阳性强化程序,求助者一般都可以慢慢地达到期望的目标。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他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来访者中心疗法通过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来访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来访者通过改善“自我”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的、自我实现的和无限成长的潜力,以改变自我适应不良的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其实质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用于应付生活的面具,从而恢复真实的自我。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强化法的实施步骤。强化法具体操作方法为每当学生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时,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出现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因此运用强化法最恰当的做法是做完作业后,立刻给予强化,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愿意去做作业。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能通过强化来让孩子认真做作业,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题干中,晓旭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说明其行为准则是他人对好孩子的要求,表明其正处于寻求认可定向阶段。C项正确。
A项: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处于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课堂气氛的类型。课堂气氛划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其中,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在消极气氛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题干中,表述的情况符合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点。C项正确。
A项: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而维持秩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其中,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题干中,王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采用各自教学策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表明王老师能在课堂上很好的解决具体教学问题。A项正确。
B项: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教学中促进迁移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常用的教学反思有以下几种途径:教育叙事、教学日志、反思随笔、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微格教学、对话研讨、教师成长记录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正确答案是:
题干说法错误。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说教育是针对人的,动物界不存在教育。题干中,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不符合教育本质属性中“培养人”这一特征。因此母猴带小猴爬树不属于教育。
故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是:
题干说法错误。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具体包括:(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6)班主任工作。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工作。
故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是:
题干说法错误。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其中,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顺向迁移既可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顺向迁移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故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是:
题干说法正确。
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们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因此,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故表述正确。
正确答案是: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正确答案是: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教育工作两个方面:
(一)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包括优等生教育工作、中等生教育工作和后进生教育工作。
正确答案是: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上。智力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有些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2)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
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能力早期的显露和大器晚成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2)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正确答案是:
(1)周老师贯彻了以下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2)从教学原则的角度来看,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第一,周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材料中,周老师发现学生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说明教师做到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育,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第二,周老师贯彻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材料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产生直观体验,符合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第三,周老师贯彻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材料中,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符合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第四,周老师贯彻了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材料中周老师给学生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说明其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量力性原则的要求。
因此,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直观性、启发性和量力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正确答案是:
(1)产生的问题:材料中的这位同学所出现的问题是自我效能感过低。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这位同学总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总是思考“我能行吗?”说明其自我效能感较低。
产生的原因:这位同学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了自身成败经验的影响。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材料中这位同学上高中以来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几次考试都没有考好,导致其越来越不自信,说明是其自身的成败经验影响了效能感。
(2)如果我是许老师,我会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这位学生:
第一,设置难度适当的题目,帮助该同学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二,为其提供正面的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
第三,进行积极的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第四,调整负面情绪,进行正面情绪的唤醒。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例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该学生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身不行,这是进行了能力归因,产此以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作为老师,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努力归因,引导其意识到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总之,我会根据该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使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